家庭的傳承:一種歷史精神的呈現(上) ?
從前,國人的宗廟里面都會供奉歷代祖先,并且安放對聯,把宗族的精神呈現,而族人改名字,都會以對聯中的字一代一代的排下去,除了輩分清晰以外,更重要的是顯示一種傳承的精神。族譜更把宗族成員一一記錄下來,只要是宗族中人,一定能在族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很多家規里面都會列明,如果有家族中人違反家規,就會被逐出家門。例如,包青天一生清廉,他留給后人的家訓云:「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 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篂楹我@么嚴格?本來血緣關系是天生下來的,是不可以改變的,從上述態度,我們就可以看到背后是有一些東西比血緣關系是更重要的。
我們先看看我們的傳統文化精神。我們的傳統文化,重視歷史。原來「中國」本來的意思并非屬于一個地域、政治、體制、民族等方面的概念,而是一個文化的概念,也就是一個有關思想、意識、價值、理想追求的理念。也就是說,無論是什么人也好,只要你感受到這一種文化很好,很愿意接受這種文化的熏陶,那么,你也屬于「中國」了!正如韓愈說:「夷(外族)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這種精神就形成了傳統中國文化中的開放、接受、包容、有容乃大的氣度。這也影響到家族的傳承,并非僅僅以血緣為重,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些思想理念、精神價值流傳下去才是關鍵。上述包公的家訓正正就是一例。再說我們的歷史精神,在遠古時代堯舜禹的時代,這些領袖的德行令人感動,他們無私地為天下人的福祉而付出的人格,早就成為我們文化的理想追求,所以歷史就要把這些美德、人格記錄下來,希望成為后世的借鑒;這種精神,也影響到家族的傳承,都是要以美德、人格、精神理念的傳承為重。當然這些流傳在發展的過程中,在現實上可能會有其所偏,而且我們的歷史經過近代種種的問題影響,這些流傳的確差不多被忽略或遺忘,但是我們不可以否認,在過往很長的歷史之中,這種歷史文化精神、家族傳承的精神,的確曾經發生過非常強大的作用,使家族、社會、國家都得到很正面的影響,民風得以正。
中國人精神理念的建立,并非靠宗教、信仰,而是靠著我們的歷史,歷史中記載了各式各樣的偉大人物、精彩人物,有王侯將相、讀書人、高僧、豪杰、高士、隱逸之士、俠士,甚至刺客等,他們有血有肉的人格風范,就成為我們的典范,鼓勵著我們為奔赴人生理想而奮斗。同樣,在我們的家族之中,祖先的風范,也成為帶領我們實踐人生理想的人物,很具體的支持著我們去面對人生。因此,我們的歷史,就是我們人生精神理念的根源。用我們老師霍教授的說法:「歷史是記錄了人追求理想的歷程」,當中會看到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價值創造,也會看到人在犯錯,同時也會改過。從歷史中就會看到,人總是往理想的方向去。這一點,會給到我們方向,給到我們信念,支持著我們,乃至世世代代都往著理想的方向努力。
同樣的,在我們家族的傳承中,也有同樣的精神,「詩禮傳家」,就是透現了文化熏陶的向往,希望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可是,現代人看家庭的建立,眼光往往局限在現實中,在物質、產業、事業、謀生的掙扎之中,卻很少看到家庭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一代一代傳承的分位、在國家民族中的分位、在歷史文化中的分位;也就是說,現代人很難懂得從一個更廣大的時空格局去看待家庭的建立,使自己的眼光變得很局促。我們現在這樣提出「家庭的傳承:一種歷史精神的呈現」這個主題,就是想把家庭建立的深層意義開發出來,使大家有更廣闊的眼光看待家庭教育。人唯有把眼光擴大,才能夠看到大局,才能夠找到關鍵、重點,明白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那么,人生才會更有意義,不會浪費光陰。(下期待續)

作者:許志毅導師
香港法住文化書院講師、喜耀生命課程導師、喜耀粵西學校榮譽校長、明日領袖鍛煉營營長,跟霍韜晦教授學習性情教育及中國文化超過二十年,對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所著的關于教育的文章,有理論有案例,令人深受啟發。
我們先看看我們的傳統文化精神。我們的傳統文化,重視歷史。原來「中國」本來的意思并非屬于一個地域、政治、體制、民族等方面的概念,而是一個文化的概念,也就是一個有關思想、意識、價值、理想追求的理念。也就是說,無論是什么人也好,只要你感受到這一種文化很好,很愿意接受這種文化的熏陶,那么,你也屬于「中國」了!正如韓愈說:「夷(外族)而進于中國則中國之」。這種精神就形成了傳統中國文化中的開放、接受、包容、有容乃大的氣度。這也影響到家族的傳承,并非僅僅以血緣為重,更重要的是要把一些思想理念、精神價值流傳下去才是關鍵。上述包公的家訓正正就是一例。再說我們的歷史精神,在遠古時代堯舜禹的時代,這些領袖的德行令人感動,他們無私地為天下人的福祉而付出的人格,早就成為我們文化的理想追求,所以歷史就要把這些美德、人格記錄下來,希望成為后世的借鑒;這種精神,也影響到家族的傳承,都是要以美德、人格、精神理念的傳承為重。當然這些流傳在發展的過程中,在現實上可能會有其所偏,而且我們的歷史經過近代種種的問題影響,這些流傳的確差不多被忽略或遺忘,但是我們不可以否認,在過往很長的歷史之中,這種歷史文化精神、家族傳承的精神,的確曾經發生過非常強大的作用,使家族、社會、國家都得到很正面的影響,民風得以正。
中國人精神理念的建立,并非靠宗教、信仰,而是靠著我們的歷史,歷史中記載了各式各樣的偉大人物、精彩人物,有王侯將相、讀書人、高僧、豪杰、高士、隱逸之士、俠士,甚至刺客等,他們有血有肉的人格風范,就成為我們的典范,鼓勵著我們為奔赴人生理想而奮斗。同樣,在我們的家族之中,祖先的風范,也成為帶領我們實踐人生理想的人物,很具體的支持著我們去面對人生。因此,我們的歷史,就是我們人生精神理念的根源。用我們老師霍教授的說法:「歷史是記錄了人追求理想的歷程」,當中會看到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價值創造,也會看到人在犯錯,同時也會改過。從歷史中就會看到,人總是往理想的方向去。這一點,會給到我們方向,給到我們信念,支持著我們,乃至世世代代都往著理想的方向努力。
同樣的,在我們家族的傳承中,也有同樣的精神,「詩禮傳家」,就是透現了文化熏陶的向往,希望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可是,現代人看家庭的建立,眼光往往局限在現實中,在物質、產業、事業、謀生的掙扎之中,卻很少看到家庭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一代一代傳承的分位、在國家民族中的分位、在歷史文化中的分位;也就是說,現代人很難懂得從一個更廣大的時空格局去看待家庭的建立,使自己的眼光變得很局促。我們現在這樣提出「家庭的傳承:一種歷史精神的呈現」這個主題,就是想把家庭建立的深層意義開發出來,使大家有更廣闊的眼光看待家庭教育。人唯有把眼光擴大,才能夠看到大局,才能夠找到關鍵、重點,明白什么是重要,什么是不重要,做更有意義的事情。那么,人生才會更有意義,不會浪費光陰。(下期待續)

作者:許志毅導師
香港法住文化書院講師、喜耀生命課程導師、喜耀粵西學校榮譽校長、明日領袖鍛煉營營長,跟霍韜晦教授學習性情教育及中國文化超過二十年,對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所著的關于教育的文章,有理論有案例,令人深受啟發。
如果你需要入會或者您的商協會需要平臺幫助宣傳
掃碼關注商會資訊網官方微信
投稿合作郵箱:kjlcz@qq.com
本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商會資訊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點擊這里進行業務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