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體專欄 > 稅務監管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

稅務監管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編者按
據央視網消息:3月29日,國新辦舉行《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新聞發布會。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任榮發在發布會上介紹,3月24日,中辦、國辦公布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此次出臺的《意見》將推動稅收工作實現四方面的突破:一是稅收征管從合作、合并到合成的突破。二是稅收服務、執法和監管深度融合的突破。三是稅收治理實現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突破。四是稅收改革創新從漸進式到體系性集成的突破。
可以說,隨著國家稅務部門對稅收征管越來越完善,我們個人與企業的稅務籌策必將越來越需要具有專業背景的專家提供專業的顧問服務了。
《商會資訊》接下來將會邀請一些專業的財稅專家,為讀者撰寫具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與財稅相關的知識性文章。本篇文章作者馮衛東先生在過去30年,供職于廣州市稅務稽查部門,長期從事涉稅犯罪打擊工作。對企業稅收籌劃、財務管理及企業管理經驗非常豐富。


原創:馮衛東


生活中稅收無處不在
 
稅收在國家治理體系中起基礎性保障性作用。在現代稅收制度中,每個法人組織、每個家庭、每個個人都被設計為一個納稅主體。
稅收無時無刻不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在生活中,大到買房買車,我們需要繳納房產稅、印花稅、車船購置稅、車船稅;小到買日常生活用品,到餐館吃飯等各種消費,我們需要繳納增值稅、消費稅,只不過不是直接繳納,而是包含在所購商品、服務的價格中,由商家繳納了。還有我們每個月領取的薪酬、存在銀行里的利息、發表文章領取的稿酬、買彩票幸運中獎等,都要按規定繳納所得稅。
做企業更是如此!從企業的成立到注銷全過程均在稅收監管體系內。稅務處理、稅務籌劃更是每個企業家、職業經理人必須面對和要解決的問題。
由此可見,我們人人都是納稅人。我們每個人,每戶企業均無法逃避稅務監管。我們有必要對稅務監管有所認識。
 
稅務監管的發展
 
從稅務監管能力來看,國內的稅收制度總體已基本健全,管理手段已全面信息化,治理措施正向合成化發展。
當前,國內的稅收制度框架是一九九四年分稅制改革時構建的,距今已近三十年。它在充分保障中央收入的前題下,保障了國內經濟的穩定持續增長。成績斐然,短期內很難看到會發生結構性的調整,而只會是現有結構內的監管不斷完善。
因此,我們看到國內稅務監管主要是在稅務管理信息化上持續深化。稅務機關將能夠納入信息化管理的涉稅事務幾乎都履蓋了。稅務管理信息化的過程也推動了稅務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管理理念的調整和變革??梢哉f稅務機關內部的信息化水平已經非常高了。
不僅僅是稅務監管,整個政府治理都在向數字化治理轉型。稅務監管是個社會工程,涉及到其他監管部門及監管對象企業、家庭、個人的信息共享問題。稅務監管體系建設必然向其他監管部門擴展。于是近年來政府內部跨部門信息化建設,聯合執法,組建合作化工作部門成為一種潮流。
 
稅務監管的未來
 
但是,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稅收涉及各個涉稅主體的利益。稅務監管最后一道瓶頸仍然是監管與被監管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一方面,在一個社交溝通、企業管理、商業交易高度依賴信息化技術運作的社會,信息服務商掌握了大量個人和企業信息。某些信息服務商的信息優勢事實上比監管部門要大得多。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能多大程度侵入信息領域,我們如何界定企業、家庭、個人信息的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這是一個需要解決的法律問題。
這里又牽扯出一個新的概念:信息主權的問題。信息已經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大到國家、小到個人,誰占有更多的信息資源,誰處理信息的能力更強,誰將取得制勝先機。如果說國家的稅收主權是優先的,那么是否意味著未來稅務監管將更加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你需要入會或者您的商協會需要平臺幫助宣傳

商會資訊客服

掃碼關注商會資訊網官方微信

投稿合作郵箱:kjlcz@qq.com

本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商會資訊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點擊這里進行業務合作

聯系我們

郵箱:kjlcz@qq.com

工作日:9:30-18:30,節假日休息

中国老熟妇60路交尾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