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經略咨詢:公司業績下滑,如何推行關鍵人才激勵
當下俄烏沖突、貿易戰、疫情持續不斷發生,導致全球經濟低迷。中國經濟受到全球經濟的拖累,出口受阻,加之疫情多點散發,經濟增長乏力,多數企業業績下滑,老板非常焦慮,如何突破重圍、走出困局呢?這是絕大多數企業家們當前思考的迫切問題!
廣州經略咨詢孫輝老師在今年下半年接到了不少于5家潛在客戶的需求,5家企業的老板都有一個共性的需求:公司業績下滑,想通過股權或者合伙制對關鍵人才進行激勵,以凝聚人心,共度難關,這個想法靠譜嗎?
東莞某制鞋廠2005年創立,員工300多人,銷售收入近3個億。由于以前日子好過,企業在研發上很少投入,企業后勁嚴重不足,加之企業長期靠機會增長,忽視管理,忽視企業文化建設,內部效率低下,內耗嚴重。今年1-9月份業績同比下降30%,老板非常焦慮,決定邀請咨詢公司開展關鍵人才激勵咨詢項目。廣州經略咨詢前去進行了調研,發現干部對公司的前景感到渺茫,信心嚴重不足。咨詢公司詢問了大部分干部對股權或合伙制的意愿,全部持反對態度。
廣州經略咨詢團隊在其他公司碰到的情況基本是一樣的,公司業績好時沒有想到搞股權或合伙制,企業虧損了才想到讓關鍵人才投錢,有的高管說:這是將我們共同推向火坑??!
老板辛辛苦苦打拼了幾十年,不容易呀!企業總不能等死吧?還得找條活路??!那么如何激發關鍵人才的積極性,讓他們同老板一樣拼命去挽救企業呢?
廣州經略咨詢孫輝老師認為,人才激勵只是“果”,只有從“因”上努力才是出路。
那什么是出路的“因”呢?
這就像醫生看病一樣,我們先要找出病根才能對癥下藥。先看一下東莞某制鞋廠在調研中發現的嚴重的問題:
這是不是我們很多管理粗放的中小民營企業常見的問題呢?廣州經略咨詢在今年下半年調研的其他4家公司中,上述問題至少有60%的不同程度存在。如此狀況,想通過人才激勵使企業實現業績逆轉,是不是異想天開呢?
廣州經略咨詢孫輝老師認為,人才激勵是一個系統的問題,需要從頂層設計進行規劃思考,不同層面的人才需要運用到不同的激勵模式,切不可千篇一律。
那到底什么是中小民營企業人才激勵的“因”呢?廣州經略咨詢孫輝老師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思考,總結提煉了如下模型:
所以,戰略梳理、商業模式創新或優化、經營管理的改善才是人才激勵的“因”,有了“因”,才會有人才激勵的“果”。
依據上述2大模型,廣州經略咨詢孫輝老師針對東莞某制鞋廠提出以下解決方案:
第一步,首先戰略必須清晰,然后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及管理突破,才能實現業務轉型,第二步才是核心人才激勵。只有讓核心人才看到了公司未來有希望,有盼頭,大家才有信心做合伙人或股東。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管理沒有捷徑,在這個嚴酷的時刻,正是考驗企業內功的時候,“剩者為王”。所以,只有苦練內功才將有可能實現經營的突圍,企業有了業績的增長或經營的改善再去談人才激勵,才是王道!
【廣州經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業務專注兩個領域:一是自驅動組合式人才激勵體系(國內首創)咨詢與培訓,包括公司頂層設計(如戰略梳理、商業模式設計等),股權激勵、合伙制模式、績效管理等,二是工業品營銷咨詢與培訓業務,通過獨創的“工業品營銷的368模式”,實現傳統企業跨越式轉型。想要了解更多的原創文章,請關注“自驅動組合式人才激勵”公眾號】
本文來自互聯網,不代表商會資訊網立場,如有侵權請點擊這里聯系我們